每到换季,身边总有几个朋友顶着红脸蛋抱怨:"我又过敏了!"皮肤过敏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瘙痒、红肿、脱皮,时甚会影响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就来,遇到皮肤过敏时,到底该怎么办?
皮肤过敏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就是面部发红发烫,像被火烧一样。有些人会出现小疹子,摸上去麻麻赖赖的;有些人则是干燥脱皮,皮肤像蛇蜕皮一样。特别提醒,如果伴随呼吸困难、眼睛肿胀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这可能是的过敏反应。
导致过敏的原因五花八门。常见的有:
1. 护肤品使用不当,比如突然更换新产品
2. 花粉、尘螨等外界刺激
3. 饮食不当,比如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
4. 压力过大,免疫力下降
5. 长时间戴口罩造成的闷热环境
要找到过敏源,建议可以做个小测试:回想近24小时接触过的新物品、吃过的新食物,往往能发现蛛丝马迹。
一旦发现过敏,首先要停止使用所有化妆品。用温水洗脸,水温好在30℃左右,过热过冷都会刺激皮肤。可以敷冷藏的纯净水或生理盐水,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
这时候千万别手痒去挠!指甲里的细菌可能导致二次感染。如果实在痒得难受,可以用手轻轻拍打,或者冰敷止痒。
精简护肤是关键。只需要做好三件事:温和清洁、基础补水、严格防晒。
洁面产品要选氨基酸类的,泡沫越少越好。洗脸时手法要轻柔,像对待婴儿皮肤一样。
补水可以选择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化妆水。记住,拍水时别太用力,轻轻按压就好。
防晒一定要做,但要选择物理防晒霜。好配合遮阳伞、帽子等硬防晒。
过敏期间要管住嘴。辛辣刺激、海鲜、芒果、菠萝等都要暂时忌口。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苹果、梨子;富含欧米伽3的食物,比如深海鱼;还有各种绿叶蔬菜。
多喝水很重要,但要小口慢饮。突然大量饮水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
如果自行护理3天没有好转,或者出现发热、水泡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组胺药物或外用激素药膏。切记不要自行购买激素药膏使用,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
预防胜于治疗。有过敏体质的人要注意:
1. 换季时提前做好防护,避免突然更换护肤品
2. 新护肤品要先在耳后测试
3. 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4. 家里定期除螨,床上用品勤换洗
5. 外出戴口罩,减少花粉等接触
皮肤过敏虽然烦人,但只要护理得当,大多都能很快。重要的是找出过敏源,避免反复发作。记住,当皮肤出现问题,需要的不是过度护理,而是给它一个自我修复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