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收到不少粉丝私信,问得多的就是:"医生,自体脂肪填充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吸收太快?脸做完会不会肿得像馒头?"今天我就用10年医美从业经验,抛开那些晦涩的医学名词,跟大家这个项目的真实情况。
上周有个28岁的设计师来复诊,她的话特别有代表性:"与其每年打3次玻尿酸,不如用自己身上的脂肪更安心。"这话说出了很多求美者的心声——自体脂肪大的优势就是取材于自身,不存在排异反应。
常见的使用部位主要有三个:面部凹陷(太阳穴、泪沟、脸颊)、胸部以及臀部提升。特别要提醒的是,脂肪存活率一般在30%-70%之间,医生技术直接影响终,这就是为什么机构都会建议少量多次填充。
很多人看到"手术"两个字就害怕,其实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 脂肪抽取:通常选择大腿或腰腹等脂肪堆积部位,用2mm左右的细管抽取,创口只有针眼大小
2. 脂肪提纯:通过离心技术去除杂质,保留高活性脂肪细胞
3. 精细注射:像打针一样分层注入目标部位,全程约1-2小时
有个细节要特别注意:术后前3天会有轻微肿胀,这是正常现象。建议准备冰敷袋和宽松的衣物,避开经期手术更利于。
在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求美者被错误信息误导:
• 误区一:"一次填充就能保持"——实际上需要2-3次补充移植才能达到理想
• 误区二:"越胖的人越好"——脂肪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过度肥胖反而影响存活率
• 误区三:"术后不用穿塑身衣"——合理加压能帮助吸脂部位,建议穿戴1个月
让人心疼的是有位顾客,因为贪便宜找了工作室注射,结果导致脂肪结节。记住:医疗美容必须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根据临床观察,脂肪存活关键期是前3个月,这段时间要注意:
• 饮食:多吃高蛋白食物(鸡蛋、鱼肉),避免辛辣刺激
• 作息: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 护理:按时穿弹力衣,避免填充部位
有个典型:两位同样手术的顾客,严格遵医嘱的那位3个月后脂肪存活率达到65%,而经常熬夜吃火锅的顾客只剩30%。
虽然自体脂肪适用性广,但以下情况需要谨慎:
• 体型过瘦(BMI<18.5)可能脂肪量不足
• 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基础病
• 皮肤松弛(建议先做紧致治疗)
建议术前一定要做体检,和医生进行充分沟通。近我们接诊的一位46岁顾客,就是在体检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调整半个月后才手术。
每次看到求美者复查时满意的笑容,都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但必须提醒大家:医美是医疗行为,不是变魔术。选择正规医院、的医生,加上合理的心理预期,才能收获自然美的。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下期想了解哪个项目?告诉我你们的真实需求,我们继续用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