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总听人说"调理"这个词,但具体该怎么调?会不会吃错?作为在医美行业见过各种皮肤问题的从业者,今天想用简单的大白话,说说中草药调理这件事。
上周有个28岁的姑娘来,她说换季皮肤总过敏,吃西药就好,停药就犯。这种情况我遇到过不少,后来她试着用金银花煮水敷脸,配合喝黄芪水,两个月后症状确实减轻了。这不是个案,现在年轻人因为熬夜、压力大,亚健康问题多,中草药温和的特点刚好适合长期调理。
不过要提醒大家,中草药不是的。像已经确诊的疾病,该看医生还得看医生。它更适合这三类情况:容易疲劳的亚健康状态、季节性的小毛病、病后期的调养。
1. 生姜:别只知道煮红糖水。早上含一片薄姜(米粒大小),能缓解空调房里的胃胀气。但喉咙痛的时候千万别用,会加重症状。
2. 枸杞:泡水喝其实浪费了。更好的吃法是蒸馒头时撒一把,或者煮粥时放,高温能让有效成分更好释放。每天20粒足够,吃多了可能流鼻血。
3. 菊花:电脑族可以试试。5朵白菊花+3颗去核红枣,开水冲泡当日常茶饮,对眼睛干涩有帮助。不过体质偏寒的人要少喝。
4. 山药:鲜山药切段冷冻保存,煮粥时取两节。比药店的干山药片更养胃,适合经常不吃早饭的上班族。
5. 薏仁:炒过的薏仁打成粉,早上加在牛奶里喝。注意要选颗粒饱满的,发黑的可能已经变质。
错误一:把当保健品长期吃。比如决明子茶喝超过两周可能腹泻,好喝一周停三天。
错误二:不同季节用同一个方子。夏天适合的荷叶解暑茶,冬天喝反而会手脚冰凉。
错误三:追求"药效强"加大剂量。曾经有客人用5倍量的艾叶泡脚,结果皮肤过敏。材讲究的是"恰到好处"。
这里分享两个经过验证的小方法:
换季咽喉不适:梨子挖空,放入川贝粉2克+冰糖1块,蒸20分钟。每周2-3次。
久坐腰酸:小茴香+粗盐炒热装布袋,敷在酸痛处(注意温度避免烫伤)。这个办法我们工作室的小姑娘都在用。
后提醒大家:如果正在服用西药,吃前务必医生。比如银杏叶就不能和阿司匹林同服,这点很多人都不知道。
中草药调理是个慢功夫,别指望三。选择药材时要看体质,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吃完舒服就继续,不舒服就停下。市场上有些所谓的"秘方",包装上连成分表都没有,这种千万别碰。
其实好的调理是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辅助。下次再看到夸张的宣传,记得多留个心眼。毕竟身体健康这事,真的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