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天气忽冷忽热,不少人的皮肤开始闹脾气。小就发现自己胳膊上突然冒出几片红斑,还痒得钻心,挠破了还流黄水。去医院一看,医生说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脓疱疮。其实像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感染性皮肤病正悄悄困扰着很多人。
简单来说,就是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入侵皮肤引起的疾病。这类皮肤病有两个特点:一是会传染,可能通过接触传播;二是需要针对性治疗,乱涂药膏可能越治越糟。常见的类型包括脚气、带状疱疹、脓疱疮、疖肿等,每种的表现和治疗方式都不同。
感染性皮肤病往往有典型表现:皮肤突然出现红斑、水疱或脓疱,伴有瘙痒或疼痛;病灶边缘清晰,可能逐渐扩散;时会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比如真菌感染常见的脚气,趾缝会脱皮、发白,痒得睡不着;而带状疱疹则会先疼痛,后出簇集水疱。
导致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皮肤屏障受损,比如长时间泡水、过度清洁;二是免疫力下降,熬夜、压力大时容易发病;三是接触感染源,共用毛巾、赤脚走浴室都是高危行为。糖尿病患者、长期用激素的人群更要特别小心。
发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做皮肤镜检或培养确定病原体。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药膏,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病毒感染则需要抗病毒药物。记得全程遵医嘱用药,症状消失后还要巩固治疗1-2周。千万别自行买药,用错药可能加重病情。
预防感染性皮肤病,要做好这些小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完澡擦干脚缝;不和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公共场所穿拖鞋;勤换内衣袜子。免疫力差的人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但关键的还是规律作息。
很多人问:涂药膏变黑了怎么办?这是药物正常反应,停药后会消退。还有人担心复发问题,其实只要规范治疗,同时改善生活习惯,多数感染都能。特别提醒:如果皮肤问题反复发作,建议排查糖尿病等潜在疾病。
曾有位患者脚气发作后自己买药膏涂,结果继发细菌感染,整个脚肿得像馒头。感染性皮肤病看似是小毛病,但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淋巴管炎、肾炎等并发症。皮肤出现异常别硬扛,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