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之一,但幸运的是,通过科学的筛查手段,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很多女性朋友可能会觉得“我还年轻”“身体没问题”而忽略筛查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宫颈癌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定期筛查才是对自己负责的选择。
宫颈癌的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异常出血、疼痛等问题时,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和风险都会大大增加。而定期筛查能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发现问题,通过简单干预就能有效阻止病情恶化。数据显示,早期宫颈癌的率超过90%,而晚期则显著降低。所以,筛查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做”。
根据医学指南,建议以下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1. 21岁以上的女性,无论是否有性生活史;
2. 有多个或有高危行为的女性;
3. 长期吸烟或免疫力较低的群体;
4. 曾经感染过HPV(人乳头瘤病毒)的女性。
即使接种过HPV疫苗,也不能完全替代筛查,因为疫苗并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病毒。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两种:
1. 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通过采集宫颈细胞,观察是否有异常变化。这种方法性高,能发现早期病变。
2. HPV检测
直接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病毒,尤其是16型和18型,这两种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密切。
医生通常会根据年龄和风险因素建议单独做某项检查,或者两者联合筛查。30岁以上的女性更推荐联合筛查,性更高。
为了确保检查结果,建议:
- 避开期,好在结束3-7天内检查;
- 检查前48小时避免性生活、灌洗或使用药物;
- 如果有急性炎症,需先治疗后再筛查。
如果报告显示“异常”,先别紧张。多数情况下,异常结果可能是炎症或低级别病变,并不等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进一步检查,比如镜或活检。即使确诊为癌前病变,通过锥切术等小手术也能有效控制,关键是要配合随访。
不同年龄段的筛查频率不同:
- 21-29岁:每3年做一次TCT;
- 30-65岁:每5年做一次TCT+HPV联合筛查,或每3年单独做TCT;
- 65岁以上:若过去10年结果正常,可医生是否停止筛查。
当然,如果出现异常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就医。
误区1:“没有不适就不用查”
早期宫颈癌通常无症状,等有症状时可能已错过佳治疗时机。
误区2:“打过疫苗就不用筛查”
HPV疫苗只能预防部分病毒类型,筛查仍是必要的补充。
误区3:“检查很疼”
现代筛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过程只需几分钟,不适感很轻微。
宫颈癌虽然可怕,但可防可控。一次简单的筛查,可能就是一次及时的健康干预。与其担心“万一有问题”,不如主动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转发给身边关心的她,提醒她们也重视起来吧!
如果你对宫颈癌筛查还有疑问,可以医疗机构,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筛查计划。记住,健康才是女性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