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
10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11-21 11:11:37
生活中意外总是难以避免,热油、开水、火焰都可能造成皮肤烧伤。面对突发烧伤,很多人因缺乏正确急救知识而手忙脚乱,甚采取错误处理方式导致伤情加重。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烧伤的现场急救措施、临床分级标准以及期护理要点。
根据损伤深度,医学上将烧伤分为三个等级:一度烧伤仅伤及表皮层,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但无水泡;二度烧伤伤及真皮层,除了红肿还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三度烧伤则伤及全层皮肤,甚深达肌肉和骨骼,创面呈现蜡白或焦黑色。
需要注意的是,烧伤面积也是评估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手掌法粗略估算:患者本人手掌(含手指)的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1%。当烧伤面积超过体表10%,或面部、手足、会阴等特殊部位烧伤时,都应立即就医。

遭遇烧伤时,请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急救原则: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3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小心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若衣物与皮肤粘连切勿强行撕扯;将伤处持续浸泡在冷水中;用清洁纱布或干净布巾覆盖伤处;尽快送往正规医疗机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切勿在伤处涂抹牙膏、酱油等土方,这些物质不仅无法缓解伤势,还可能引发感染,增加医生清创难度。对于水泡也不要自行挑破,完整的水泡皮能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医疗机构处理烧伤会根据伤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轻度烧伤通常采用清创后外用药膏,配合无菌敷料包扎。深度烧伤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包括焦痂切开减压、削痂植皮等。近年来,负压引流技术、生物敷料、生长因子等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烧伤愈合质量。
对于需要手术的烧伤,皮肤移植是常用方法。移植的皮片可分为薄层、中厚和全厚皮片,医生会根据烧伤部位和深度选择合适方案。功能部位如面部、关节处的深度烧伤,早期手术干预对保留功能尤为重要。
烧伤是个漫长过程,愈合后的皮肤护理同样重要。新生的皮肤较为娇嫩,需要注意防晒,避免色素沉着。每天使用温和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湿润弹性。深度烧伤愈合后可能产生瘢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瘢痕药物或压力疗法。
关节部位的烧伤在愈合后要坚持功能锻炼,防止瘢痕挛缩影响。期间均衡营养,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如出现瘢痕增生、关节功能障碍等情况,应及时医生。

日常生活中预防烧伤尤为重要:厨房烹饪时注意锅柄朝向内侧,避免碰翻;家中热水器温度建议设置在50℃以下;使用热水袋时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使用电器,防止触电烧伤;易燃物品妥善存放,远离火源。
特别要提醒家长,儿童烧伤在临床中占相当比例。请将热水瓶、电熨斗等危险物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餐桌不要铺设桌布以防幼儿拉扯导致热食翻倒,浴室应先放冷水再兑热水,这些细节都能有效预防儿童烧伤事故发生。
烧伤处理需要科学规范的方法,从现场急救到治疗,每个环节都关乎愈合。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了解正确的烧伤处理知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从容应对。如果您有具体疑问,建议医疗机构获取个性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