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换季时节,皮肤科门诊总会迎来就诊小高峰。很多朋友发现自己的皮肤突然发红、起疹子、干燥脱皮,甚出现难以忍受的瘙痒。这很可能就是季节性皮肤过敏在作祟。今天我们就来常见的皮肤疾病,以及如何科学应对这些烦人的皮肤问题。
1. 过敏性皮炎
春天气温回暖,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加上紫外线增强,很多人会出现面部红斑、丘疹,伴有明显瘙痒。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过敏性皮炎。
2. 湿疹
季节交替时,皮肤屏障功能容易受损,导致湿疹发作。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时会出现红色斑块和小水泡。
3. 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特点是突然出现红色风团,异常瘙痒,但通常在24小时内会自行消退。春季多见的食物过敏也是诱因之一。
春季皮肤问题高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气候变化大,皮肤需要适应温度、湿度变化;二是空气中花粉、柳絮等过敏原增多;三是冬季过后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另外,很多人喜欢在春天就急着脱去厚重的冬衣,让皮肤突然暴露在变化的环境中,这也是诱发皮肤问题的重要原因。
1. 温和清洁
选择不含皂基的洁面产品,水温控制在35℃左右。过度清洁会皮肤屏障,加重敏感问题。
2. 加强保湿
春季护肤的重点仍然是保湿。选择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产品,帮助修复皮肤屏障。
3. 做好防晒
春天的紫外线强度已经不容小觑,建议选择SPF30+、PA+++以上的防晒产品。特别提醒,防晒不是夏天的。
4. 减少刺激
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新买的衣物建议先洗涤再穿;外出回家后及时清洁面部和暴露部位。
5. 注意饮食
春季容易过敏的人群建议少吃海鲜、辛辣刺激食物,多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6. 生活环境
保持室内通风的同时,可以使用空气器;床单被罩建议每周更换;有条件的话可以减少毛绒玩具的摆放。
如果皮肤问题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尽早就诊:
- 症状持续加重不缓解
- 出现大面积红肿、渗出
- 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 自行用药3天后无改善
的皮肤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抗组胺药、外用激素软膏或其他治疗方案。切记不要自行购买药膏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更多皮肤问题。
1. "皮肤过敏不用管,自己会好"
确实有些轻微的过敏症状会自行缓解,但如果反复发作或症状明显,建议及时干预,避免形成慢性皮肤病。
2. "贵的护肤品一定"
护肤品的选择不是越贵越好,关键要看成分是否温和,是否适合自己的肤质。有些高价产品反而添加了更多潜在致敏成分。
3. "皮肤痒就用热水烫"
热水冲洗虽然能暂时缓解瘙痒,但会造成皮肤更加干燥,加重症状。正确做法是用温水清洁后立即保湿。
春季皮肤问题虽然常见,但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大部分都可以避免或减轻。记住,保护皮肤屏障是关键,过度护理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如果出现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不要盲目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