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照镜子发现皮肤上突然冒出的斑点、疙瘩或颜色变化,总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今天就跟大家那些容易被误认为是小问题的皮肤病变,帮你在时间读懂皮肤的"求救信号"。
1. 老年斑:别被名字骗了,30岁后就可能出现。那些咖啡色的扁平斑块,晒太阳多的地方特别容易长。建议每半年用手机拍下对比,发现变大要及时看医生。
2. 蜘蛛痣:长得像红色蜘蛛趴在皮肤上,按压会消失。肝不好的人容易长,但孕妇和青春期也可能出现,要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3. 基底细胞癌:初期像珍珠样的小疙瘩,慢慢中央会凹陷。见过可惜的是有人把长在鼻梁上的误认成痘痘,抠了两年才就医。
4. 皮脂腺增生:中老年人额头、脸颊常出现的黄色小疙瘩,比脂肪粒大,自己挤容易留疤。
5. 日光性角化病:糙糙的红斑,摸起来像砂纸。有个患者以为是晒伤,结果3个月后病变部位突然增厚,活检发现已癌变。
6. 黑色素瘤:注意身上黑痣的"ABCDE法则"——不对称、边缘不齐、颜色不均、直径超6mm、近期变化。有位教师就是发现脚底黑点变大会出血,及时手术保住了命。
1. 洗澡后:皮肤湿润时色素沉着更明显,尤其要检查后背等看不见的部位
2. 换季时:温湿度变化容易引发皮肤异常反应
3. 出差后:不同地区紫外线强度可能诱发潜在问题
准备工具:手机、尺子、明亮灯光
步:每月固定日期拍患处照片,注意要同角度同光线
第二步:用透明尺测量病变大小,记录在手机备忘录
第三步:触摸检查硬度变化,正常皮肤是柔软的
• 两周不愈合的破损
• 病变部位有针刺样疼痛
• 颜色像打翻调色盘混杂
• 边缘出现放射状延伸
1. 阴天也要涂SPF30+防晒霜,紫外线能穿透云层
2. 多吃橙黄色蔬菜,其中的β-胡萝卜素是天然防晒剂
3. 纯棉衣物比化纤的更防紫外线
4. 处理食材戴手套,洋葱汁、柠檬汁可能引发光敏反应
5. 定期更换枕巾,尘螨排泄物会刺激皮肤
后提醒大家,皮肤科门诊常见的遗憾就是"早知道早点来了"。下次发现皮肤异常,不妨先用手机拍下来,普通皮炎通常两周内会好转,如果持续存在,务必带上照片及时就医。记住,的皮肤检测仪比我们的肉眼敏锐100倍,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