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牙齿不疼就不用看牙医,其实这是个误区。口腔问题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疼痛难忍时,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增加。今天就来说说为什么我们需要重视定期口腔检查,以及哪些常见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口腔检查不光是看看有没有蛀牙那么简单。医生会检查牙齿、牙龈、舌头、黏膜等多个部位,包括牙齿排列、咬合关系、牙龈健康状况等。通过X光片还能发现肉眼看不到的潜在问题,比如埋伏牙、牙根炎症等。普通检查一般15-20分钟就能完成,建议每半年做一次。
1. 牙龈出血:很多人刷牙出血不当回事,其实这是牙龈炎的早期信号。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成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
2. 牙齿敏感:喝冷水或吃甜食时牙齿酸痛,可能是牙本质暴露的表现。这可能是刷牙方式不对、牙龈萎缩或牙齿磨损造成的。
3. 口臭:长期口臭往往与口腔问题有关,比如牙结石、龋齿或牙周病。通过清洁和治疗大多能改善。
4. 牙齿变色:随着年龄增长,牙齿会自然变黄。但如果个别牙齿突然变色,可能是牙神经坏死的征兆。
5. 夜间磨牙:很多人自己不知道有这个习惯,但会导致牙齿过度磨损、牙周创伤等问题。可以通过佩戴咬合垫来保护牙齿。
6-12岁:重点检查乳牙替换情况,及时纠正牙齿排列不齐问题。
13-30岁:关注智齿生长情况,定期洁牙预防牙周病。
30-50岁:牙龈健康要特别注意,预防牙周病导致的牙齿松动。
50岁以上:关注牙齿磨损、牙龈萎缩等问题,及时修复缺失牙。
1. 刷牙时间:建议每次刷牙2-3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不要横向用力刷。
2. 牙线使用: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清洁牙刷够不到的部位。
3. 饮食注意:少喝碳酸饮料,吃完甜食后及时漱口,避免长时间含糖分高的食物。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快就诊:牙齿持续剧烈疼痛、牙龈肿胀流脓、牙齿明显松动、口腔溃疡两周不愈合、面部莫名肿胀等。这些可能是急染或其他问题的表现,需要治疗。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查看医生资质,注意诊疗环境是否清洁。可以提前了解医院使用的设备情况,比如是否配备数字化检查设备。治疗前要和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方案和费用明细。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定期进行检查,才能拥有健康的牙齿。记住,预防胜于治疗,现在就开始重视你的口腔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