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洁牙,很多人反应是“牙齿不疼,干嘛要洗?”其实这是个误区。洁牙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口腔健康。今天我们就来洁牙的那些事儿,帮你解开疑惑。
很多人以为洁牙就是刷牙的“升级版”,其实它远不止如此。刷牙只能清除表面的食物残渣和软垢,但牙结石和顽固色素靠刷牙是解决不了的。这些“顽固分子”长期堆积在牙齿和牙龈边缘,不仅会引发口臭,还会导致牙龈发炎、出血,甚引发牙周病。
洁牙的名称叫“超声波洁治”,通过高频振动去除牙结石和菌斑。整个过程不会损伤牙釉质,反而能预防更的口腔问题。
这是很多人的顾虑,但其实牙缝变大并不是洁牙的“锅”。牙结石长期堆积在牙缝和牙龈周围,会让牙龈萎缩。洁牙后,结石被清除,原本被填满的缝隙暴露出来,所以有人觉得“牙缝变大了”,其实这才是牙齿真实的状况。
如果不及时洁牙,牙结石会继续牙龈,导致更的牙周问题,甚牙齿松动脱落。所以,洁牙反而是保护牙齿的重要措施。
每个人的敏感度不同,但大多数人的感受是“有点酸,但能接受”。如果牙结石较多、牙龈炎症明显,可能会有轻微不适。现在很多机构会舒适化洁牙服务,比如使用表面麻醉凝胶,大大降低敏感度。
次洁牙的人可能会有点紧张,但一般做完后都会感慨:“早知道这么轻松,就不拖这么久了!”
一般建议每6-12个月洁牙一次。如果平时刷牙不够仔细,或者有吸烟、喝茶、喝咖啡的习惯,色素沉积较快,可以缩短到半年一次。对于已经出现牙龈出血、牙结石较多的人,更要定期检查。
记住:洁牙不是“一次性工程”,坚持定期维护才能让牙齿长期健康。
刚洁完牙的1-2天,牙齿可能会有点敏感,这是正常现象。这几天尽量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刷牙时可以用温水。如果平时有喝咖啡、茶或吸烟的习惯,建议洁牙后48小时内先暂停,以免色素快速沉积。
另外,洁牙后更要认真刷牙,配合使用牙线或冲牙器,这样才能延缓牙结石再次形成。
以下几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1. 牙龈经常出血的人——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
2. 长期吸烟、喝咖啡的人——色素容易沉积;
3. 矫正牙齿的人——牙套周围更容易藏污纳垢;
4. 中老年人——牙龈萎缩后更容易堆积牙结石。
牙齿健康是全身健康的一部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更了解洁牙的重要性。如果你已经很久没检查牙齿了,不妨抽时间去机构做个口腔检查,给自己的牙齿做个“大扫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