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总听身边朋友抱怨脸又红又痒,用啥护肤品都刺痛,一问全是皮肤敏感惹的祸。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今天咱们就好好这个困扰无数人的问题。
很多人分不清敏感和过敏的区别。简单来说,皮肤敏感是皮肤屏障受损导致的防御力下降,就像城墙破了洞,外界刺激很容易攻进来。常见表现有:洗脸后紧绷、换季泛红起皮、用普通护肤品会刺痛、遇热遇冷脸颊发烫。而过敏是免疫系统反应,通常伴随着疹子或肿胀。
造成敏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过度清洁(尤其是皂基洗面奶)、乱刷酸或去角质、长期暴露在干燥环境中。近门诊发现,戴口罩时间过长导致的面部闷热潮湿,也让敏感肌人群增加了两成。
1. 清洁要像对待婴儿皮肤:选择氨基酸洁面,水温控制在36℃左右(手感微凉),早晨甚可以用清水洗脸。有个小窍门——洗完脸用纸巾按压吸水,千万别来回擦拭。
2. 保湿比你想的更关键:神经酰胺、泛醇(维生素B5)、积雪草提取物这三个成分是修复屏障的黄金组合。建议选择真空按压包装的乳液,比敞口面霜更卫生。
3. 防晒不能走极端:敏感肌好用物理防晒(成分表里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但别选需要强力卸妆的产品。阴天也要防晒,紫外线指数>3就得防护。
近有个患者用网红方法自制酸奶敷脸,结果细菌感染进了医院。记住:敏感时期不要用任何DIY护肤,冰箱里的食物更不行!另外要警惕这三类产品:含酒精的爽肤水、磨砂膏、片状面膜(水合过度会加重敏感)。
有个实用建议:买新品时先涂在耳后或手腕内侧,观察48小时。别相信"马上"的宣传,皮肤屏障修复少需要28天周期。
如果已经出现渗出液、剧烈瘙痒或大面积脱屑,别犹豫立即就医。正规医疗机构现在有针对敏感肌的专项检测,比如皮肤镜观察角质层完整性、经皮水分流失测试等。
目前比较的医美项目有:低能量黄光治疗(镇静)、射频导入医用修复产品。但要避开、果酸等破皮项目,少等皮肤稳定3个月后再考虑。
后提醒大家,遇到皮肤问题别总在小红书找偏方。就像你不会根据网友推荐给自己开药一样,护肤也需要指导。耐心点给皮肤自我修复的时间,毕竟它可是要陪你一辈子的"衣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