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总感觉口渴,喝完水没多久又想喝?明明吃得多体重却往下掉?这些看似普通的小症状,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糖尿病警报。作为从业10年的健康编辑,今天就跟大家这个困扰上亿人的慢性病。
张阿姨去年总往厕所跑,夜尿尤其频繁,起初以为是年纪大了肾虚。直到单位体检才发现空腹血糖值飙到8.2mmol/L。像这样的我们见过太多,其实糖尿病不是突然发生的,它会通过多种方式给你打"预防针":
1. 口渴得像沙漠:血糖高会带走体内水分,让人总想喝水,尤其夜间常被渴醒
2. 厕所成了第二个家:每天排尿超10次,尿量比平时多1-2倍
3. 吃得多反而瘦:一个月掉秤5公斤以上要警惕
4. 伤口好得慢:手上小伤口半个月都不结痂
5. 视力突然模糊:血糖波动会导致晶状体变形
6. 手脚发麻:像蚂蚁在爬,这是神经受损的信号
7. 容易疲劳:吃完就犯困,工作时总提不起精神
很多人在家测血糖常犯两个错误:前天晚上8点后还吃宵夜,或者早上测前特意不吃降压药。其实空腹血糖要求8小时禁食但可以喝水,降压药照常服用。建议次检查同时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据更可靠。
1. 35岁以上还"啤酒肚"的男性(腰围≥90cm)
2. 生过8斤以上巨大儿的妈妈
3. 有家族史还爱吃油炸食品的年轻人
这类人群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糖耐量试验,就像给身体做"血糖天气预报"。
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叫"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特别关键。门诊遇到不少患者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三个月后血糖就回归正常范围。记住"饮食321法则":3两主食/餐,2份蛋白质,1斤蔬菜,配合每天快走30分钟。
"吃苦瓜能降糖"、"打胰岛素会成瘾"都是错误观念。目前没有任何食物能替代药物,胰岛素也不是,该用时就得用。有个患者听信偏方停用胰岛素,结果引发酮症酸中毒送急诊,这样的教训实在太深刻。
现在2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主要和奶茶当水喝、熬夜打游戏有关。遇到年轻患者我们都会特别交代:别仗着年轻硬扛,出现"三多一少"症状要立即检查。上周就接诊了个25岁程序员,空腹血糖11.6,连检查的护士都吓一跳。
后想说,糖尿病虽然不能,但完全可以控制。关键是要听懂身体发出的信号,别等出现并发症才后悔。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发现符合2条以上症状,建议尽快去内分泌科挂号。健康这事,永远不怕检查得太早,只怕发现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