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快到了,不少朋友又开始为腋下、手臂或唇周的毛发烦恼。剃毛刀越刮越粗,蜜蜡又疼又容易过敏,这时候很多人会想到激光脱毛。但关于激光脱毛的疑问实在不少:会不会反弹?要花多少钱?会不会损伤皮肤?今天咱们就用直白的大实话,把这些问题一次说清楚。
简单来说,激光脱毛是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穿透皮肤表层,被毛囊中的黑色素吸收后产生热量,从而毛囊生长能力。重点在于"黑色素"这个关键词——这也是为什么激光对浅色毛发(比如金色、白色)较差的原因。每次治疗其实只能作用于处于生长期的毛发,所以需要按周期进行4-6次才能达到较理想的。
很多机构宣传的"脱毛"其实需要打引号。正规说法应该是"性毛发减少",因为治疗后确实会有部分毛囊失去再生能力,但人体总有"漏网之鱼"的毛囊。一般来说,完成完整疗程后,5年内毛发减少量能维持在70%-90%。个别部位可能后期需要每年补做1-2次维护,这比反复刮毛还是省事多了。
激光脱毛收费主要看三个因素:首先是部位大小(全腿肯定比唇周贵),其次是仪器类型(进口设备成本更高),后是机构定位。以常见部位为例:腋下单次200-500元,小腿600-1200元,全脸800-1500元。建议选择按疗程付费更划算,通常比单次累计便宜30%左右。但要警惕那些引流套餐,很可能是用低能量多次数来凑。
虽然激光脱毛相对,但有以下情况的要谨慎:1.孕期或哺乳期女性;2.近期暴晒过或正在过敏的皮肤;3.患有光敏性疾病;4.治疗区域有伤口或感染。特别提醒皮肤偏黑的朋友,一定要选择配有755nm波长激光的机构,普通仪器可能导致色素沉着。
做完当天别用热水冲洗治疗部位;防晒要做得比平时更严格;前几次治疗后可能有轻微红肿,冰敷就能缓解。容易被忽略的是——治疗前4周就要停用家用脱毛仪、蜜蜡等拔除式脱毛方式,否则激光找不到目标黑色素。另外,经期做脱毛痛感可能会更明显。
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也取决于治疗部位(唇周比腋下敏感)。现在多数高端仪器都配有冷却系统,有点像冰敷着被电了一下的感觉。怕痛的朋友可以选择长脉宽激光设备,或者提前30分钟敷麻药(但麻药可能影响部分仪器)。有趣的是,随着毛发变细变少,后期治疗痛感会明显减轻。
一看仪器:认准FDA或CE认证的进口设备(如Candela、Alma等);二看操作师:是否有医师资质或培训证书;三看:要求看同肤色客人的真实对比图。别被"新第六代""纳米激光"这种营销话术忽悠,目前主流还是810nm半导体激光和755nm翠绿宝石激光靠谱。
后提醒大家,激光脱毛是渐进式的,别指望一次就能"光溜溜"。一般3次左右会感觉毛发长得慢了,6次后大部分人就只需要偶尔维护。与其反反复复用剃刀,不如趁现在季找个正规机构开始疗程,到夏天正好能自信露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