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总有人问我:"医生,我身体好好的为什么要体检?"其实这个问题就像问"车没坏为什么要保养"一样。作为体检科医生,我见过太多"平时感觉良好"却在体检中发现问题的。今天就和大家体检的重要性。
很多人以为体检就是简单的抽血、拍片,走个过场。其实的体检是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量身定制的健康筛查。比如30岁和50岁的体检项目就完全不同,男性要重点关注前列腺,女性则需要重视乳腺和妇科检查。
去年有位38岁的程序员来体检,自认为身体很棒,结果血糖高达12mmol/L。他根本不相信:"我天天加班都没事啊!"经过复查确诊为糖尿病,幸好发现得早,现在通过饮食运动控制得。
根据我们科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体检中常发现的健康问题包括:
1. 血脂异常:尤其是久坐办公的白领群体
2. 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达30%以上
3. 脂肪肝:很多年轻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4. 血糖偏高:糖尿病前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胃溃疡密切相关
这些问题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等出现不适时往往已经发展到比较的阶段。
经常遇到客户要求做贵的体检套餐,其实这是误区。好的体检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1. 基础项目不能少: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
2. 根据年龄增加项目:40岁以上建议加做胃肠镜,50岁以上要关注心脑血管
3. 结合个人情况:有家族史的要加强相关检查
比如长期吸烟的人要做低剂量肺部CT,而不是普通胸片;经常应酬的要重点检查肝功能。
想要体检结果,准备工作很重要:
1. 体检前3天避免剧烈运动
2. 空腹8-12小时,可以少量饮水
3. 女性避开经期,好在干净后3-7天
记得带上之前的体检报告,医生可以对比数据变化,这对判断健康趋势特别重要。有位客户连续5年的甲状腺B超报告我们都保留着,今年发现有个结节稍有变化,及时干预避免了恶化。
很多人拿到报告只看有没有"异常"两个字,这太草率了。正确的做法是:
1. 找医生解读,不要自己百度
2. 重点关注临界值指标
3. 建立连续的健康档案
4. 根据建议定期复查
去年有位客户的标志物略高,复查后确认是炎症引起的,但如果置之不理可能会错过佳干预时机。体检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问题,更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健康不是等出了问题才去治,而是在问题出现前就预防。建议3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体检,有慢性病或家族史的可能需要更频繁。记住,在健康这件事上,预防永远比治疗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