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总能在电梯里看见"全飞秒1分钟摘镜"的标语,不少戴了十几年眼镜的朋友都来问我:"现在做近视手术真的靠谱吗?"作为在眼科临床工作了15年的医生,今天我就用直白的大实话,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
现在主流的近视手术主要分两大类:激光类和晶体植入。激光手术就像给角膜"打磨镜片",全飞秒切口只有2mm,半飞秒要制瓣但矫正范围更广。而ICL晶体植入更适合高度近视,相当于往眼里放个"隐形眼镜"。具体选哪种,得看你的角膜厚度、近视度数和检查数据,没有"好"只有"适合"。
上周接诊的银行职员小,度数675度但角膜偏薄,后选择了ICL。而大学生小林500度角膜条件好,做了全飞秒第二天就返校了。记住,正规医院术前要做20多项检查,那些"来就做"的机构千万要警惕。
很多人以为做完手术就一劳永逸了。其实手术只是把现在的度数去掉,就像把脏衣服洗干净了,但没法阻止它再次变脏。术后如果天天熬夜刷手机、躺着追剧,视力还是可能回退的。
我们医院统计过3000例手术患者,术后5年视力保持1.0以上的占82%。关键要养成好习惯:每用眼40分钟就远眺5分钟,晚上别关灯玩手机。护士小张做完手术8年了,现在开车都不用戴眼镜,就是因为她特别注意用眼卫生。
看到朋友圈有人晒术后自拍就跟风去做?先看看这些"红灯":未成年人、度数还没稳定的(每年增长超过50度)、有干眼症的、角膜太薄的、有性眼病的。孕妇和哺乳期妈妈也得暂停计划。
去年遇到个高三学生,瞒着家长偷偷来做手术,结果检查发现圆锥角膜倾向。这种情况要是强行手术,后果不堪设想。眼科有句话叫"宁愿错过一千,不可错做一个",永远是位的。
从五六千到三四万都有,价差主要在设备和医生。好比同样是剪头发,街边小店和明星造型师收费肯定不同。全飞秒设备一台就要上千万,的主刀医生少要完成3000例以上手术。有些机构用吸引顾客,很可能在耗材或检查上偷工减料。
建议重点考察三点:查设备的注册证是否在有效期,问主刀医生的手术数,看术前检查是否完整。价格不是越贵越好,但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要格外小心。
做完手术不是结束,护理更重要。前三天不能揉眼、一周别让洗发水进眼睛、一个月不能游泳。很多年轻人难忍的是不让画眼妆,但为了伤口愈合必须坚持。有个做的姑娘术后第5天就化浓妆,结果引发感染,多治疗了半个月。
建议准备这些必需品:防蓝光眼镜(不是蓝光滤镜)、人工泪液(选不含防腐剂的)、遮阳帽。复查时间要记牢: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半年,后面每年复查一次。
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近视手术是成熟的技术,但绝不是必做项目。戴框架镜、隐形眼镜都是选择,关键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决定手术,记住三点:选正规机构、做检查、听建议。关于眼睛的事,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