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身体不舒服去挂号,看到“心血管内科”几个字就有点懵。其实心血管内科,顾名思义,就是看心脏和血管相关疾病的科室。比如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还有心力衰竭、心肌病等,都属于这个科室的诊疗范围。
心血管内科涵盖的病种其实非常广泛。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很多人甚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压患者,直到体检才发现;其次是冠心病,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尤其在后加重;再有就是心律失常,比如心跳过快、过慢或者突然心慌等。此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也都是心内科的重点。如果你经常出现胸口发闷、气喘、心慌或者头晕等症状,建议尽早去心血管内科看一看。
看病关心的除了病情就是费用。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检查包括心电图、动态血压、心脏彩超、冠脉CTA等,不同项目的价格有一定差别。比如常规心电图一般在50-100元左右,24小时动态心电图约400-600元,心脏彩超大概在300-500元。如果想进一步查看血管是否堵塞,可能需做冠脉CTA,费用在2000-4000元不等。如果检查后发现血管堵塞,可能还需要做冠脉造影,属于介入检查,费用一般在5000-8000元之间,根据地区和医院有所不同。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是基础,比如降压药、降脂药等,每月花费从几十到几百不等。如果血管堵塞较,可能需做支架植入,也就是常说的“放支架”。目前国产支架价格在8000-12000元左右,进口支架约15000-20000元。除此之外,心脏起搏器植入也是常见治疗,根据类型不同,单腔起搏器约3-5万元,双腔起搏器一般在5-8万元。如果病情复杂,可能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总费用通常在8-15万元左右。实际费用会因病情、地区、医院和所用材料不同而有浮动。
心血管疾病不是老年人的“”,中青年发病越来越多。如果你有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经常熬夜,或本身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就更要提高警惕。建议每年做一次基础心血管检查,包括测血压、血脂、血糖和心电图。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式。
如果确诊患上心血管疾病,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就诊。很多医院都设有心血管专科,部分还有“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能为急症患者争取更多时间。选择的医生,能根据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检查或治疗。看病前也可通过医院官网查询医生专长,尤其注意其是否擅长冠心病、高血压或心律失常等具体方向。
总之,心血管健康事关生命质量,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是关键。2025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脏病诊疗更加、个性化,费用也逐渐透明。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心脏健康,不再忽视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