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总有小仙女私信问我:"市面上护肤品那么多,到底该怎么选?"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哪些美容护肤品是真实用,哪些只是"网红噱头"。
我发现很多姑娘选洗面奶就爱看泡沫多不多,其实这是个误区。氨基酸类洗面奶虽然泡沫少,但像芙丽芳丝、珂润这些,洗完后脸不拔干,特别适合敏感肌。近帮工作室小姑娘测试了5款平价洗面奶,发现均价80左右的国货本表现很亮眼,洗完后的滋润度完全不输。
上周遇到个客人,花大价钱买精华却用9块9的保湿水,结果皮肤越护越差。保湿水就像"开胃菜",能帮后续护肤品吸收。实测发现科颜氏金盏花水和IPSA流金水虽然贵点,但维稳确实好。预算有限的话,薇诺娜的舒敏保湿水也是医美后常用的安。
精华是护肤界的"学霸",但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词带偏了。想美白的认准烟酰胺(浓度别超5%)、维C derivatives;抗初老的找视黄醇(晚上用)、二裂酵母。有个小秘密:很多院线品牌像修丽可、ZO Skin的精华,虽然包装丑但实在。
前两天有个00后姑娘问我:"姐,我买的海蓝之谜怎么用着爆痘?"一问才知道,人家油皮非要用厚重质地的经典款。其实油皮选乳液质地的比如希思黎乳液,干皮再用滋润型。近发现国产珀莱雅的红宝石面霜性价比,里头用的胜肽成分和千元面霜是一个路子。
做医美的都懂,不防晒等于所有护肤白费!但选防晒真有讲究:日常通勤选SPF30+的化学防晒(如碧柔),户外要用物理防晒(如安耐晒小金瓶)。有个冷知识:很多医美术后推荐的防晒是械字号的,比如敷尔佳小白瓶,比妆字号更温和。
间里9块9十片的面膜真敢往脸上贴?我们机构每月都要处理几个乱用面膜导致过敏的。实话实说,面膜就两个作用:急救补水(可复美胶原贴)和功能护理(十全大补)。那些说能"美白"""的,趁早绕道走。
经期前爆痘的试试理肤泉K乳,换季过敏时把护肤品简化到"清洁+保湿+防晒"三步。孕期妈妈们注意了,含水杨酸、视黄醇的产品要暂时停用,可以换成娇韵诗孕妇系列。
在医美行业十年,看过太多人把脸当"试验田"。记住三点:1.护肤品要"对症下药";2.少给产品28天观察期;3.当你犹豫要不要买时,先查备案信息(药监局网站一查便知)。下次再给大家扒扒那些"伪"的套路,想知道哪些品牌可以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