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睁眼件事摸眼镜,吃火锅镜片起雾,运动时眼镜总往下滑...这些场景对近视人群来说太熟悉了。据新统计,我国近视人数已超6亿,相当于每2个人里就有1个戴眼镜。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全民话题"。
当看远处牌开始模糊,上课抄笔记要眯着眼,这些就是身体在提醒你:该关注视力了。眼科医生提醒,出现以下5个信号要特别注意:
1. 经常揉眼睛或眨眼
2. 看东西不自觉往前凑
3. 眼睛容易疲劳发酸
4. 夜间视力明显下降
5. 原来能看清的现在变模糊
隔壁阿姨说"戴眼镜度数会越来越深",健身房教练推荐"护眼操治近视",这些传言到底靠不靠谱?我们来揭开常见误区:
▶ 戴眼镜不会加深度数,不戴反而可能让眼睛更疲劳
▶ 护眼操能缓解疲劳,但对真性近视没有治疗作用
▶ 护眼灯不能预防近视,关键是用眼习惯
▶ 成年后度数也可能增长,特别是过度用眼人群
从事眼科临床15年的李告诉我们,保护视力要像护肤一样养成日常习惯:
● 记住"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看20英尺(约6米)外物体20秒
● 每天2小时以上自然光下的户外
● 调整电子设备亮度与环境光一致,减少蓝光刺激
● 中小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9小时
● 每半年做一次正规视力检查
对于已经近视的朋友,目前主流矫正方式各有特点:
▷ 框架眼镜:方便,适合初次配镜和低度数
▷ 隐形眼镜:注意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需严格清洁
▷ 角膜镜:夜间佩戴,白天可暂时视力,需验配
▷ 近视手术:适合成年后度数稳定人群,需术前检查
如果家里有学龄期儿童,这些细节要特别注意:
✓ 控制甜食摄入,过量糖分影响钙质吸收不利眼球发育
✓ 写作业时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坐姿
✓ 警惕"眯眯眼"习惯,可能是近视的前兆
✓ 建立视力健康档案,3岁起就该定期检查
说到底,护眼没有捷径。就像植树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从今天开始,放下手机多看看窗外,给眼睛放个假吧。如果觉得有用,不妨转给那个总爱熬夜刷手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