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刷牙三次,还需要洗牙吗?"这是很多人在牙科诊室问的句话。作为从业十年的医美健康编辑,今天就带大家用直白的语言,揭开洁牙这件事的神秘面纱。
想象一下厨房瓷砖缝里的油垢——用抹布怎么擦都留着一层黄渍,非得用清洁剂刷洗才行。牙齿也是一样的道理,那些躲在牙龈边缘、牙缝深处的牙菌斑,就像顽固的"口腔油垢",日常刷牙根本清除不掉。
更麻烦的是,这些积累的牙结石会慢慢刺激牙龈,让健康的牙龈变成红肿易出血的"闹脾气"状态。很多人刷牙出血就是身体在,这时候再不处理,下一步可能就是牙齿松动。
次洗牙的人常被仪器声音吓到,其实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做SPA:
1. 检查阶段:医生会先用小镜子检查全口牙齿,像侦探一样找出所有问题角落。
2. 超声波清结石:那个会喷水的"小钩子"其实在靠高频振动震碎结石,全程酸胀感类似指甲轻刮牙齿表面。
3. 抛光打滑:用橡皮杯蘸着薄荷味抛光膏给牙齿"打蜡",处理后牙齿表面光滑得舌头都忍不住一直舔。
全程大概40分钟,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平时察觉不到的蛀牙,相当于给口腔做次体检。
误区1:"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是牙结石早就把牙龈压退了,洗掉后只是还原了牙齿本来面目。就像拆掉违建后院子显大了,不能怪拆迁队。
误区2:"洗牙特别疼"
现在都有舒适洁牙技术,敏感部位可以提前涂表麻膏。其实酸胀程度还不如打耳洞,大部分人结束后都说:"原来就这样?"
误区3:"洗完牙会敏感"
短暂敏感就像冬天突然脱外套,牙齿适应1-2天就没事。医生会建议24小时内避免过冷过热饮食,还会送感牙膏小样。
• 抽烟喝茶的朋友:色素沉积速度是常人的3倍
• 备孕的准妈妈:激素变化容易引发妊娠期牙龈炎
• 矫正牙齿的青少年:钢丝托槽周围都是清洁死角
• 45岁以上人群:牙龈自然退缩后更需维护
建议每6-12个月洗一次,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再好的牙刷也替代不了清洁。
刚洗完牙的黄金48小时要特别注意:
• 前两小时不要进食,让牙龈有个"冷静期"
• 当天避免红酒、咖啡等着色深的食物
• 改用软毛牙刷轻柔打圈刷牙
• 牙线使用要从"左右拉锯"改成"上下滑动"
现在很多机构都有洗牙+涂氟套餐,就像给牙齿穿上防弹衣,特别适合爱吃甜食的上班族。
后提醒大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很重要。那些"终身美白"的街边小店,很可能用的是损伤牙釉质的酸性制剂。记住,健康的口腔不需要雪白得像假牙,自然的米白色才是牙齿好的铠甲。
看完还有疑问?不妨现在就预约个洁牙检查,让医生根据你的口腔情况,定制专属护理方案。毕竟在牙齿健康这件事上,花小钱才能省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