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换季时节,医院皮肤科就会挤满因为皮肤过敏而苦恼的患者。发红、瘙痒、脱皮...这些恼人的症状不仅影响外观,更让人坐立难安。今天我们就来,当皮肤闹起"小脾气"时,到底该怎么办?
皮肤过敏不一定是满脸红疙瘩那么夸张。很多人起初只是觉得脸部有轻微的刺痒感,或者突然出现一些小红点。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发红发热、干燥脱皮、出现红色斑块或丘疹、瘙痒难忍等。这些症状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在几小时甚几天后才显现。
引发皮肤过敏的原因五花八门。常见的有:季节性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环境因素;海鲜、坚果等食物;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甚压力过大、作息紊乱也会让皮肤变得更敏感。有些人的过敏是天生的,有些人则是后天皮肤屏障受损导致的。
1. 立即停用可疑产品:如果是在使用新产品后出现过敏,首先要停用该产品。不要抱着"再用几天看看"的侥幸心理。
2. 温和清洁:选择PH值接近皮肤弱酸性的洁面产品,水温保持在32-35℃为宜。避免使用磨砂膏等去角质产品。
3. 简化护肤步骤:过敏期间,护肤要化繁为简。暂停使用美白、抗衰等功能性产品,基础保湿即可。
4. 冷敷缓解不适:可以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或矿泉水浸湿纱布,敷在过敏部位5-10分钟,能有效缓解灼热感。
5. 避免用手抓挠:抓挠不仅会加重炎症,还可能导致继发感染。如果实在痒得难受,可以轻拍止痒。
6. 注意防晒:过敏期间皮肤屏障脆弱,更要做好防晒。优先选择物理防晒方式,如戴帽子、撑伞等。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就医:过敏症状持续加重;出现明显水肿、渗液;伴随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自行护理3天后仍无好转。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抗组胺药物或外用激素药膏,切记不要自行购买使用。
对于容易过敏的人来说,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每次尝试新化妆品时,先在小面积皮肤测试;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除螨;注意饮食均衡,避免已知的过敏食物;记录过敏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有助于找出过敏原。
皮肤过敏虽然恼人,但多数情况下通过正确护理都能很快。关键是要给皮肤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不要病急乱投医。如果反复发作或情况,一定要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