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照镜子都觉得自己的脸太大、线条不够流畅?很多人尝试过、,但不尽如人意。这时候,你或许会注意到"咬肌手术"这个选项。今天我们就来这个争议不断却又广受欢迎的医美项目。
咬肌位于我们面部两侧,是负责咀嚼的重要肌肉。当你吃东西时,用手摸脸颊两侧的硬块就是咬肌。经常咀嚼硬物、有磨牙习惯的人,这块肌肉会特别发达,使得脸部看起来宽大、棱角分明。
正常情况下,咬肌厚度大约在1厘米左右。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增厚2厘米甚更多,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不胖,脸却显得特别大的原因。
目前常见的咬肌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部分切除手术,另一种是肉注射。今天重点介绍手术切除的方式。
手术会在口腔内侧做切口,医生通过这个切口找到咬肌后,根据术前测量的肌肉厚度,切除适量肌肉组织。切口位于口腔内,术后外表不会留下明显疤痕。整个手术过程大约需要1-2小时,采用局部麻醉即可完成。
不是所有脸大的人都适合做咬肌手术。理想的人选是:
1. 面部轮廓因咬肌肥大而显得宽大
2. 咬肌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值
3. 尝试过其他非手术方式不佳
4. 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脸大是因为骨骼问题或脂肪堆积,这个手术就不能解决问题。建议先到正规医院面诊,由医生评估具体原因。
术前一周要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避免饮酒。手术当天要保持口腔清洁,好提前刷牙使用漱口水。女性要避开期。
医生会要求做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本检查,并拍摄面部CT或B超检查咬肌的具体情况。这些都是为了确保手术,必须认真完成。
手术后前3天是肿胀高峰期,建议冰敷消肿。一周内要吃流食或软食,避免咀嚼食物。口腔内的缝线一般在7-10天可拆除。
完全需要1-3个月时间。期间可能会有轻微不对称的情况,这是正常的,随着会逐渐改善。术后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所有手术都有一定风险,咬肌手术也不例外。可能的并发症包括:
1. 出血和血肿
2. 感染
3. 神经损伤导致面部表情异常
4. 两侧不对称
5. 咀嚼无力
但这些情况在正规医院发生的概率很低。选择的医生,严格遵守医嘱,能大限度降低风险。
咬肌切除后,肌肉不会"再长回来",所以是性的。但如果术后继续保持咀嚼硬物、磨牙等习惯,剩余的咬肌纤维可能会代偿性增粗,导致减弱。
建议术后调整咀嚼习惯,避免经常吃口香糖、坚果等需要大力咀嚼的食物。保持良好习惯,手术就能长期维持。
肉虽然创伤小,但需要每半年左右补打一次,长期花费不小。而且对于咬肌特别发达的人,可能有限。
手术虽然创伤稍大,但且持久,适合对瘦脸要求较高、咬肌过度发达的人群。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评估后决定。
咬肌手术是一项技术成熟的医美项目,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改善方案。记住,任何医美项目都需要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