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总听到有人说"血压高点儿没事",这种想法可千万要不得。高血压就像个隐形的,初期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时间久了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潜伏在身边的健康隐患。
医学上把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理想血压应该低于120/80mmHg,超过140/90mmHg就属于高血压了。需要注意的是,血压会随着情绪、运动、饮食等因素波动,所以不能凭一次测量就下结论,通常需要连续几天在不同时间段测量才能确诊。
我国35-75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7.2%,相当于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者,而且越来越年轻化。很多人直到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时才会发现自己血压高,这时候往往已经对血管造成了损伤。
早期高血压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身体会发出这些警告信号:
- 经常性头痛,尤其是后脑勺部位
- 无缘无故感到头晕目眩
- 频繁出现耳鸣
- 睡眠质量差,容易惊醒
- 胸闷气短,稍微就喘
- 手脚发麻,面部或四肢浮肿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尽快测量血压。家里可以备一个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时注意保持安静,测量前半小时不要吸烟、喝咖啡或剧烈运动。
1. 饮食调整关键
少吃盐是首要任务,每天食盐控制在5克以内。多吃含钾丰富的香蕉、土豆、菠菜等食物,适当补充钙和镁。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橄榄油、坚果、深海鱼类。
2. 运动要循序渐进
快走、游泳、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少5天,每次30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体重每减轻1公斤,血压可能下降1mmHg。
3. 戒烟限酒很重要
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飙升。男性每天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好选择红酒。
4. 学会释放压力
长期紧张、焦虑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压升高。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
5. 规律作息不能少
7-8小时睡眠,尽量在11点前入睡。半夜容易醒的人要注意监测夜间血压。
很多患者对用药存在顾虑,这里解答几个常见问题:
- 降压药需要长期服用,不能血压正常就停
- 药物副作用远小于高血压带来的危害
- 联合用药更好,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
- 服药时间有讲究,通常早晨起床后服用
- 用药期间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特别提醒:降压药不能随便更换或停用,必须遵医嘱。有些患者服药几天没就换药,这样反而影响治疗。
长期高血压控制不好,危险的五大并发症包括:
- 脑卒中:血压突然升高可能导致血管破裂
- 心肌梗死: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
- 肾功能衰竭:肾脏小动脉硬化
- 眼底病变:可致失明
- 主动脉夹层:48小时内率达50%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3-6个月做一次体检,包括心电图、尿常规、眼底检查等。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更要积极配合治疗。
记住,控制血压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医患共同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规范用药,大多数高血压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您或家人有高血压问题,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