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州卫康美容医院的皮肤科诊室,常常能看到一位戴着口罩却眼神专注的医生正轻声细语地和患者交流——这就是朱洪涛医生。从医以来,"解决实际问题"和"让患者安心"始终是他行医的两个关键词。
有患者开玩笑说,朱医生的诊室像个"皮肤问题杂货铺",从十几岁学生的青春痘,到中年女性的黄褐斑,再到成熟人群的皱纹松弛,每天要应对各种不同的皮肤状况。"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脸,所以也不该有千篇一律的方案。"这是朱医生常挂在嘴边的话。
一位年轻患者曾带着满脸红肿的痘痘来就诊,之前试过各种网红产品反而更。朱医生没有急着开药,而是先花了20分钟了解她的作息习惯和护肤方式,后给出的方案既包括医疗处理,也详细列出了生活调整建议。三个月后复查时,患者皮肤状态的改变让护士都忍不住赞叹。
"朱医生说话特别接地气",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感受。面对"角质层屏障功能受损"这样的术语,他会转化成"就像房子的外墙有点裂缝,咱们先得把裂缝补好";解释光电治疗原理时,会用"给皮肤细胞做个温和的健身操"来比喻。这种沟通方式让60多岁的李阿姨都能清楚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
护士站的小张说,朱医生有个特别的习惯:每个新方案实施前,一定要确认患者完全明白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具体怎么做、可能会有哪些感受。这种细致的沟通往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能明显减少患者的紧张和误解。
在医美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朱医生却自称是个"保守派"。他对新技术的态度是"让再飞一会儿",任何项目都要先确认有充分的数据和临床验证。"患者的皮肤经不起试错"是他坚持的原则。有次一位顾客执意要做某网红项目,朱医生在详细评估后坚决劝阻,后来其他机构的确出现了类似的不良反应。
这种谨慎也体现在日常操作中。治疗室里永远备着应急药品,即使是基础的果酸,他也会要求护士反复确认皮肤测试结果。有同行评价说:"看朱医生操作,就像看老做精细木工,每个步骤都有章法。"
虽然已经积累多年临床经验,朱医生仍保持着每月参加培训的习惯。诊室书柜里整齐码放的笔记本,记录着他这些年参加的各类学术会议要点。有次周末值班,护士发现他在值班室反复观看某个新技术的操作视频,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准备。
这种态度也获得了行业认可。作为苏州卫康美容医院的执业医师,朱医生多次参与院内技术规范的制定,特别在操作流程方面提出过不少实用建议。医院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透露,朱医生接诊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水平"项目上几乎都是满分。
离开诊室时,看到墙上挂着的"大医精诚"书法作品,朱医生说那是他认同的行医理念。"精"是技术要精益求精,"诚"是对患者以诚相待——简单四个字,或许正是对他工作好的注解。
对于正在寻找皮肤问题解决方案的朋友,建议可以先到苏州卫康美容医院官网预约朱医生的门诊时间,面对面沟通才能制定出适合的方案。皮肤问题急不得,选对医生很重要。